![]() 熊蜂仅其工蜂与蜂王具有蜇针,因而雄蜂不蜇人。蜇针可被看作为熊蜂自我防御的武器。 2. 如何预防蜂蜇 首先,与熊蜂共处时要保持平静心态,以防产生急促的呼吸气流。熊蜂对于蒸汽、酒精、香水、肥皂、须后水等的气味较敏感。此外,戒指、项链和手表也可引发熊蜂的攻击行为(主要缘于戒指等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氧化物的气味)。 3. 蜂蜇反应与治疗 3.1 非过敏性,蜂蜇处发生反应 熊蜂蜂蜇一般引发非过敏性,蜂蜇处发生反应:蜂蜇处肿起,肿处红痒,但仅持续数小时。上述反应可在蜇后即发生,但普遍发生于蜇后数小时。发痒症状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。 3.1.1. 非过敏性反应(蜂蜇处发生反应)处理 一般不需采取医疗措施。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反应程度,特别是在蜂蜇发生于人体敏感处时(如眼睛附近)。一般建议遵医嘱服用药物,并用冰袋冷敷蜂蜇部位。也有一些外用药膏有助于减轻发痒程度。 3.2 过敏性或全身反应 约1%的人群遭受重复蜂蜇后可发生过敏性反应,也称为全身反应、系统性反应。过敏性人群由于缺乏抗体,此情况可发生连续第二次或第三次被蜂蜇时,也可能发生在首次被蜂蜇时。过敏性症状一般发生于蜂蜇后15分钟内。 3.2.1 过敏性反应处理 发生上述症状,请立即送医,遵医嘱治疗。 |